眨眼评分:7.5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斯蒂芬·金

一对关系紧张的中年夫妇来到荒无人烟的郊外别墅,试图通过寻求刺激的性游戏重新建立亲密关系。然而,当妻子洁丝被手铐牢牢铐在床头时,丈夫杰罗德却突然猝死在她面前,门外就是一只虎视眈眈的恶狗,洁丝该如何自救?

这就是《杰罗德游戏》的精彩开局。《杰罗德游戏》改编自斯蒂芬·金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于1992年就已出版,但因小说中存在较多内在精神层面的心理描写,真正影像化直至2017年才完成。

提起斯蒂芬·金,就无法绕过《闪灵》(1980年)、《危情十日》(1990年)、《肖申克的救赎》(1994年)、《绿里奇迹》(1999年)等改编自其原著小说的经典影片。但无论是《闪灵》对人的内在精神层面的极端探索,还是《肖申克救赎》带有希望的结局,这位杰出的恐怖小说作家很少远离他的主题,即恐惧绝望与希望闪光,囚禁与自由,自我救赎,以及最终对生命的肯定。在《杰罗德游戏》中,这些主题依旧在上演。

1

密室囚禁

影片开始,短短几个镜头即已交代了影片主要人物之间的人物关系。洁丝和杰罗德结婚已久,但遇到了情感危机,他们试图通过去郊外别墅度过周末来弥合紧张关系。

但无论是洁丝与丈夫之间始终存在的不能互相理解的张力,还是车载广播中播报的在逃变态食尸者,以及路上遇到的啃食腐肉的野狗。这些元素都令那个看似完美的情感修复计划潜藏着不和谐音符。

这些不和谐因素在洁丝被丈夫铐住之后爆发。洁丝对手铐游戏越来越无法理解,越来越抗拒。

在僵硬的争吵中,杰罗德心脏病突发,猝死当场,洁丝瞬间被卷入了事件的漩涡。她被巨大的恐惧裹挟着,进入到非理性支配的情绪中。

从人物关系搭建到洁丝被卷入事件的漩涡,影片只花了15分钟。而那只啃食腐肉的野狗此时出现,对着杰罗德的尸体蠢蠢欲动。接下来,洁丝如何展开自我救赎?

密室逃脱,只是这部影片的第一层故事。吞食杰罗德的野狗,逐渐失去的体力,正在一点点剥夺着洁丝的理智和求生意志,这些不稳定性因素提供着叙事的悬念。至此,洁丝陷入了看似无法逃脱的困境。而这一困境是洁丝为自己一手造就。她有权利从一开始就对一切说不,但为了讨好丈夫,她没有。她陷入了遮蔽自我造就的陷阱中。

2

回顾往昔

洁丝在恐惧之中试图寻找理智。是什么时候,她变得失去主见,唯丈夫杰罗德是从?她在内心深处明明十分抗拒杰罗德的手铐游戏,但是为了取得他的欢心,她遮蔽了真实的自我意识。这份压抑真实迎合他者的自我意识从何时开始?

洁丝对往昔自我的寻找构成了第二层故事。它以一个梦魇的形式出现在洁丝不甚清醒的意识中,即童年时代,父亲对年幼洁丝的性侵。这一切发生在日食出现的时刻。日食是邪恶入侵的象征,同时日食的诡异气氛,为这一事件笼罩了一层无法褪去的恐怖阴霾。

父亲以软硬兼施的形象,向洁丝解释为何这一切不应该告诉母亲。洁丝源于对母女紧张关系的恐惧接受了父亲的谎言,并向父亲保证,以永远的沉默保守她对父亲的约定。父亲以沉默铐住了洁丝的自我。她再也无法走出父亲的阴影,在某种程度上,她的自我直到被困的当下仍在试图依赖着一个充满谎言的父亲。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面目恐怖的人,出现在夜半惊醒的洁丝的眼前。这个可怕的人,到底是洁丝心理恐惧的幻觉,还是一个超自然的真实存在?他会对洁丝做什么?故事在此提供了一个悬念,但直至影片结束,这一线索才被重新剔出,并形成一个埋伏已久的隐喻。

3

重塑自我

第三层故事,是与丈夫杰罗德之间始于舒适的表面生活,但最终却日趋紧张的夫妻关系。这一层故事除了一段简略的前史介绍之外,在影片中主要以展开心理对话的虚构状态展开。

洁丝被卷入游戏的漩涡中后,她在情绪极不稳定的非理性的狂乱中,看到了杰罗德的形象。他像往日活着时那样,嘲讽她的不知所措,揶揄她错失了求救机会,煽动她的恐惧。慌乱的洁丝只能用日常的自我来对应这个死去了还在心理层面控制她的巨大阴影。

“囚禁”实际上是一个极佳的隐喻,被囚禁者即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个体的极端体现,洁丝的自我完全被杰罗德控制,直至被锁在欲望的床头、生命的死路。而与此对应的,“密室逃脱”所象征的就不仅仅只是寻找生还机会的紧张刺激,而是如何展开自我救赎,以及被囚禁者与实施囚禁的人之间的人物关系转换的可能性。

一天一夜的惊惧交加已经令洁丝疲惫不堪,她脑海中的杰罗德诱使越来越虚弱的自己顺从地陪同他一起走向死亡,因为死亡是容易的,而逃脱并活下去太难。洁丝一时之间沉醉其中,但陷入梦境中的洁丝被那个往昔的幼小自我惊醒:年幼的她为了取悦父母而帮助父亲隐藏性侵的真相。长大后,她为了舒适的生活嫁给杰罗德,忍受他在朋友面前将她称为“阴道的生命维持系统”这样不合时宜的所谓“玩笑”,以及他们之间不正常的夫妻生活。为了得到他者的认同,她从未认真听从过自己内心的声音。

陷入绝境的洁丝回望童年的自己,那个童年时期就被恐惧淹没的真实自我终于被洁丝从泥潭之中揪了出来。她仅剩一丝力气,却拼尽全力呼唤着一直在逃避的真实,为了这份真实,即使用失去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此时此刻,玻璃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求生道具,洁丝选择自杀的同时却是另一种自救的方式,而门外时时刻刻守候的野狗正渴求着新鲜的“猎物”。这些紧凑的元素再一次提供了悬念所需要的不稳定性因素。

4

尾声

洁丝终于逃脱了乡间别墅,密室逃脱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影片还没有结束。那个关于怪异面孔的噩梦依然围绕着她,令她想起伪善的父亲。

此时,出现在影片最初的车载广播中的食尸者被捕,情节在此处进行了最后一次反转。原来那个在洁丝噩梦中出现的恐怖面孔并不是月光下的幻觉,也不是洁丝对父亲的恐惧而产生的心理投射。那个恐怖的身影是一个真实的人,即那个报纸和广播中播报的,刚刚被捕的在逃变态食尸者。影片在此处实现了一次虚假与真实的反转。

洁丝走上法庭,与变态食尸者面对面。那个可怖的身影从洁丝眼中虚幻的假象变成了真实的存在。他象征着洁丝所恐惧但是却有意对自我遮蔽的一切真实。

而真实就是,她的父亲与丈夫以沉默的谎言和物质的舒适为洁丝这个软弱的人提供了一个牢笼和密室,她的自我在此处被压抑、窒息。在这场密室逃脱的游戏中,如果取悦他者,失去自我,就会被沉默与舒适的手铐永远铐住,永远陷入实施权力之人的陷阱。

所幸,在这场以父亲和杰罗德等强者主导的游戏中,洁丝终于挣脱了那些手铐。用差点失去一只手的痛苦代价,这一生理上的痛苦实际上隐喻的是自我意识挣脱依赖之痛,痛到丑陋变形,痛到脱骨塌皮,然而这痛苦最终愈合并使得洁丝的内在主体变得越来越强大,不再畏惧被恐惧感遮蔽的真实,那个从年幼时期就被迫折叠和扭曲的真实自我,终于得到了释放。

整体而言,创作者用三层故事的套盒叙事达到了影片的表达意图:弱者终于挣脱了为取悦强者戴上的手铐,逐渐找回自我的主体意识。这同样也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

但影片的缺点与优点同样明显,即悬念和节奏实际上可以做得更加紧凑,大量的心理对话冲淡了情节节奏能够带来的紧张感。

因为影片中男女对峙的两性关系,有观众将这部影片归类为女性电影,但在我看来并不准确,如果一定要为此定义,从主题上来看,这并不是一部女性电影,而是一部带有悬疑惊悚色彩的成长电影。

END

公众号ID:mirror-movie

公众号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电影学系filmtopia电影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欧洲世界杯预选赛_赛程世界杯 - tvzf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